张娜-从非洲回来的姑娘和面花“杠”上啦

来者何人?
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面花”推广人——张娜的故事。面花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广泛分布。随着市场经济繁荣,农耕文化逐渐消失,面花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见。

初遇
2009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后,张娜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两年,每天负责给英国客户代理记账、整理凭证,朝八晚十地往返于公司和出租屋之间。对未知世界的新奇、对现有生活的不满,让她辞掉了北京的工作,进入中国铁路工程公司,外派至非洲西南部国家安哥拉。

13年6月,拿着在非洲工作两年的积蓄她回到北京,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生。毕业后,张娜看准了面花的商业价值,跟着创业潮流开始了自己的生意。最初,她只是想把面花引入北京,再通过微商渠道销售出去。但是从别人手里进货,成本和快递费很高,一只面花的利润空间有时不足20元,她想追求产品能更完美一些,能有自己的样式和品牌,但自己不懂民俗,无从下手。于是张娜开始翻找各种文献资料,四处拜访面花艺人。

寻访
2018年4月她踏上通往陕西韩城的火车,开启了这段旅程。第一阶段张娜走了45天,拜访了25个面花艺人家庭和8位民俗专家。她每个地方的面花都有自己的特色,不同的艺人使用的原料和手法也有区别。

沿途走访的民俗专家非常认可张娜的行为。书画家景浩听到她“万里寻面花”的想法,八十多岁的老人激动得快掉眼泪,像个小孩子一样要和张娜“击掌为盟”。摄影家张韬教她怎么拍摄民俗艺术品时,专门把家里收藏的一架老式照相机搬出来组装好,老先生七十多岁,给她一步步讲解照相原理,夏天气温高,身上穿的衬衫都被汗打湿了。

波折
村镇交通不便,白天张娜拖着行李箱扛着摄影器材,从一个面花艺人家庭赶往另一个家庭,要走很远的路。她逐渐明白采风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,也不再把“非遗”当作评定面花艺人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。

张娜希望自己能有团队支撑,把面花艺术的记录和保护工作继续做下去,单靠她一个人四处联系还要整理口述史录音、剪辑片子,实在有点吃不消。但搭建团队至少需要10万元资金,她在挖掘和推广面花文化上已经花尽了自己所有的存款。两个月前,张娜在轻松筹平台上发起众筹,每个助力的朋友都可以获得超过捐助钱数的“2019新春阖家欢‘连年有余’中式面点”。

筹完款后,张娜把面花工作室搬进了距离市中心44公里以外的小辛庄村,她专门托老师从陕西采购了一套面花蒸具,买齐了制作面点的原料,打算重新经营面花生意,为草创团队和开启下一轮寻面花之旅积攒资金。

当下
制作一套可食用的喜庆面点需要榨汁、和面、醒面、蒸底盘、做大大小小的花,店里人手不够,张娜把自己的母亲从老家请来北京帮忙。对于女儿一路的选择,都妈妈都没有太多干涉,不过她偶尔也会拿其他女孩的“正面例子”劝张娜“稳定一点,早点结婚生个小孩”。都妈妈没有直接表达过对女儿钻研面花艺术的支持,只是默默为她打扫工作室,准备好一日三餐,有时她忙完手头的活,会站在刚成型的面花前,长久凝视女儿的这些宝贝,嘴里轻轻念着“真漂亮啊”。

现在,张娜似乎又回到了驻扎非洲的时光,在自由的乡村田园,她生活得如鱼得水。每天清晨她背着相机在村子里四处采风,村民亲切地和她打招呼,和她攀谈。张娜喜欢这种烟火气息,被无条件信任让她产生一种奇异的心理感受。她指着村子角落荒废的石磨,说自己就喜欢这些东西,“我和这个村子有缘。”

虽然面花工作室才刚刚步入正轨,计划的寻面花之旅依旧任重道远,但张娜从来没有考虑过放弃,她说自己觉悟得有点晚,好不容易才找到真正喜欢做的事情。

上一个:

下一个:

相关内容

联系我们